
岳塘新闻网1月23日讯(记者 郭奕含)近日,2024年湘潭市城乡社区治理典型案例名单发布,岳塘区昭山镇红旗村“‘红十条’‘约’出新风尚”获评村规民约(居民公约)监督执行典型案例。近年来,岳塘区昭山镇红旗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,把村规民约作为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抓手,发挥调解组织、“头雁效应”等作用,不断深化红旗村“红十条”品牌建设,带动提升村级治理能力,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。
制度上墙
量体裁衣 精心“修约”
积极参与森林防火、抗洪抢险的,每次加5至10分;介绍项目在村里成功落地的,每次加10至50分;每抛荒一亩耕地扣20分,每季度卫生评比不清洁扣20分,故意损坏集体财产年度积分全部扣除……走进昭山镇红旗村,只见道路宽敞整洁、房屋错落有致,村规民约与红旗村环境卫生评比栏等制度牌亮眼醒目。
为避免村规民约流于形式,成为摆设,在“红十条”制定之初,红旗村通过召开屋场会、小组会、上户征求意见等形式,广泛发动村民参与到村规民约修订中,全面了解掌握群众发展意愿。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基础上,红旗村结合村情实际,创新制定农户百分制管理办法“红十条”,以积分制考核将村级安全生产、土地流转、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与每年给村民发放的生活福利绑定,引导动员群众自主参与村级治理,发挥村规民约的指导性和约束力。
强化效果 高效“用约”
大操大办的村民少了,房前屋后的村貌美了,文明和谐的村风多了……红旗村充分发挥“人熟”优势,运用村规民约,做好宣传引导,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,处理矛盾纠纷,促进乡风文明。
以“门前三包”为抓手,红旗村全面开展庭院卫生整治,落实每季度农户卫生评比制度;落实“垃圾付费”“村庄清洁”行动,多频次组织党员、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,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。安装太阳能路灯300余盏,维修破损路段5处、新增会车带3处、安装防护栏400 余米,切实提升道路通行能力,保障村民出行安全。对120多户农户庭院进行绿化、美化,打造呈家湾、菱角塘、王家组、谭家坝4处美丽屋场,以点带面,有效提升村庄整体环境。
同时,红旗村组建普法队伍,选取政治素质好、宣讲水平高的村民,担任“法律明白人”和人民调解员,带领村民积极学法、守法、用法,并善用村规民约,积极协调化解矛盾纠纷,形成全村遇事找法、办事依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。
在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方面,红旗村“两委”围绕“乡风文明,治理有效”的目标,积极探索和改进民主管理模式、乡村治理方式,全面落实“四议两公开”议事决策机制,严格执行“三务公开”等制度,强化村级民主协商和村务监督。并积极开展“文明家庭”“星级文明户”评选、移风易俗、平安乡村创建等活动,营造爱国爱家、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尚。
村民分红
科学规划 发展“凭约”
红旗村不仅将“红十条”运用在移风易俗、文明创建等村里各项重点工作上,在项目建设、经济发展上也得到广泛运用。
村民谭能武受到“红十条”加分措施的激励,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,介绍了湘云花卉苗木基地负责人到村内进行项目考察。项目负责人发现红旗村地处长株潭绿心,具有交通便利、环境优美、村民淳朴等优势后,果断选择在红旗村建设花卉苗木基地,共计流转土地52亩。
红旗村“两委”借助“红十条”加分措施,引导本村村民积极发挥宣传、引进、带动等作用,逐步实现了军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、湘芸花木合作社、湘莲种植基地、汉寿甲鱼养殖等产业项目“落地生根”,每年实现村集体收入60余万元。在全面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的基础上,相继引进湘潭瑞康医院、湘缘住人集装箱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,实现闲置资产租赁收入近40万元,同步解决村内10多名劳动力就业。红旗村每年为村民发放生活补助、大学生奖金等福利百余万元。
从宣传家规家训到倡导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,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产业项目引进……红旗村的村规民约不断探索完善,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文明新风的制定者、执行者、评议者和受益者。
责编:陶妞
来源:岳塘新闻网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法华山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山市晴岚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昭潭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蔡蔡和大乔:返乡青年 逐梦“绿心”沃野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朱大可: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“小巨人”
岳塘区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”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“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”活动启动
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“世外桃源”
我爱湘潭我的家|岳塘区:欢天喜地闹元宵
下载APP
分享到